《中国经济周刊》 记者 马铭悦|北京报道
在服贸会上,5G+、AI、VR、4K等高大上的科技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让众多前来观展的人们感受了一把黑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。
来,跟着记者一起打卡服贸会里的黑科技吧!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第一站:
感受5G+赋能下的智慧医疗,专家院士远程帮你做手术
你能想象一台手术中,医生与患者相隔千里吗?
去年6月27日,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本院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,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同时连接,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手术。截至目前,骨科手术机器人借助5G技术,已经做了13例远程手术,完全突破了地域限制,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让更多人受益。
远程手术的难点是什么?据相关人员介绍,首先要保证网络的低时延。在准备第一台远程手术的时候,测量出北京到浙江的时延为26毫秒,而针扎到手上感受到疼痛的时间远远超过26毫秒,这也就意味着医生可以做到实时操作,保证近端操作在远端的实时反应。其次还需要做到视频的高清实时回传。在手术的过程中,借助5G技术,保证了4K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质量。5G+赋能下的智慧医疗,充分发挥了5G大带宽、低时延的特性。
未来,远程手术一旦普及,偏远地区的患者再也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北京、上海等大型医院就医,在当地就能享受到专家级别的诊断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第二站:
垃圾分类也智能,再也不用为“你是什么垃圾”而烦恼啦!
垃圾分类,喜忧参半!不过不用担心,科学家们已经在用自动化、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!
在ABB的展区,一台集“机器人自动化”“人工智能”与“云计算”等软硬件技术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机器人,演示了垃圾分类方案,实现了整个垃圾识别和分拣过程的自动化和自主化。现场只见机械臂灵活地将塑料瓶、面包、纸杯、易拉罐等垃圾准确分类,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。
相关人员对记者说,未来在社区、大型商业中心,你就有可能看到这样一套垃圾分类系统,你只管丢垃圾,机器人会自动将你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,再也不用考虑“你是什么垃圾”啦!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第三站:
不用担心,这台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很温柔!
由蛇形机械臂、双目内窥镜、无线传输设备和人机交互终端构成的一款名叫“灵采”的二代咽拭子采样机器人亮相服贸会,成为今年服贸会的网红打卡地,引来不少观展市民合影留念。
不过看着这台科技范儿满满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,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这样的疑惑:用机器做咽拭子采样,棉签会不会戳痛我呢?
据展会的负责人介绍,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对咽喉壁采集的过程,由医生或护士在后端进行操控,被采集者则坐在机器人面前,将下巴靠在机械臂前方的靠垫上,机械臂就会从玻璃罩中伸出来,快速完成采样。人采样的力度最大可达到200克左右,而这台机器可以控制在20~40克之间,棉签在碰到人体组织后会有一个精准的力度反馈,完全不必担心会被棉签戳到。在采集速度上,经过训练后的医护人员通过操纵咽拭子采样机器人,可以在1~2分钟内完成采样,大大提高了采集的效率,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。
看到这儿,你是不是也觉得超级赞呢?目前,这款机器人已经开展临床试验,一起期待它的上市吧!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第四站:
AI在手,厨神我有!
不爱做饭,又不想吃外卖?那你可能需要一台烹饪机器人。
这台烹饪机器人在服贸会也特别受欢迎,据工作人员介绍,智能烹饪,营养计算,还能复刻米其林大师的手艺!你只需要按照机器提示的步骤加入食材和调味品,它就能帮助制作出美味的饭菜。
八大菜系,3000种美食,保你每天都能吃到不重样的美食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第五站:
和机器人一起打乒乓球
在综合展馆,有一个展位排了长长的队伍,原来他们是在排队等待与乒乓球机器人切磋一番!
据说这台乒乓球机器人可实现高度拟人化的发球,它的视觉系统可以实时捕捉高速运动下的乒乓球位置,在毫秒内判断球速以及球的旋转方向,对每一次回球轨迹进行实时运算分析,根据每次训练收集的数据动态优化训练策略,帮助学员精准化训练。
工作人员还给记者展示了操作界面,在训练模式,可以控制出球速度、频率、次数、落球区域、旋转类型和速度等,是一个非常智能的陪练专家。
希望通过这台机器人可以训练出更加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!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|摄
第六站:
当5G遇上老中医
机器人也会“望闻问切”?如此神奇的事情就在服贸会上。
在服贸会的服务机器人展区,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中医AI机器人号脉,只需几秒,机器人就能将脉象通过大屏幕显示出来,并且给出相关建议。
除此之外,在综合展区,5G+智慧中医服务展区展出的一台机器,不仅可以把脉,还能看你的面部气色以及舌苔的颜色等,通过“望闻问切”进行数据收集、比对、分析得出数据,判断你的体质,并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。
除此之外,普通人也可以通过VR眼镜学习中医知识,达到自诊目的。
(本文刊发于《中国经济周刊》2020年第17期)